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中的意境创造

发布者:徐强发布时间:2019-03-07浏览次数:213

书名:
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中的意境创造
作者(主编):
赵娟
版次:
2018年4月第1版
ISBN编号:
978-7-5657-1520-4
定价:
59
简介:

  艺术创作是一项很复杂、很难驾驭的创造工程,它不仅因为作品种类不同,反映的生活内容以及表达时的节奏各异,由此调动起观赏者的思想感受,从中获得的理性收益以及情感波动也很不一样,因此,许多年轻的创作经验不足的作家、导演等,都十分重视去寻求创作中的核心原理是什么,要遵循的美学规律是什么,欣赏这个作品之后,打动你思想的主要旋律是什么。这里面的道道儿学问经常成为接受者所争议探讨的主题之一。
  中国的绘画、诗词、建筑、舞蹈、戏曲等艺术作品,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因而,其中留给我们美学追求的核心要求是什么,就成为一个极重要的议题。
  几千年来,“意境”之说,在中国艺术美学中,是各流派研究、指导创作作品或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目标。
  清代文学理论家王夫之说:“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
  对于“意境”学说的主要理论,在先秦就已萌芽,《易传》的“立象尽意”,庄子的“言不尽意”都是意境学说形成的重要基础。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宋代词话的发展,把“意境”学说推向了高潮。到明清时期,“意境”之说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普遍运用。近代理论家如王国维等人,对我国意境理论做了系统总结。
  由上可知,“意境”学说在我国艺术创作历史上有无数文入学士积累了约数千年的创作研究与评价。对我国的艺术实践有了相当的推进和指导作用,它理应得到我们的特别重视。
  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们对于如此宝贵的文艺核心理论,分析、研究还很不够,这是十分遗憾的。因此,赵娟老师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以专书的形式,对此做了细致的总结,这是极有价值的一件工作,我们应予以肯定和重视。
  为什么“意境”学说在我国艺术创作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艺术创作自有其特殊之处,它几乎涉及所有的元素,许多元素既不可或缺,又相互依存,它所起的作用须依赖于相对元素的充分作用。例如: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所描绘的生活,离开了实在的生活,作品就失去了生命,缺少了灵魂。但是,反过来说,艺术与相关生活内容虽难割断其联系,但再生动活泼的生活内容,作者若不给予加工提炼,直接把它搬上舞台、银幕,也是不行的。观众到剧场或影院是为了欣赏一场艺术盛宴,接受美的熏陶。所以,我们的观众、评论家定会要求生活素材要用艺术的梳子,梳理得得体和高雅。
  老舍先生曾在1980年说过一段十分通俗的话,揭示了艺术与创作间的复杂关系。他说:“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甚至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北平就完整得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描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