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刃有余的出版社社长
2001年,蔡翔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担任社长一职。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出色的出版人,先后在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之路上演绎过他的出版传奇:在从事大众出版的时候,他曾引领一代大众出版的潮流,策划出版过“汪国真系列”、“三毛系列”等上世纪90年代初的畅销书:在从事教育出版的时候,他打破了国内教育出版的常规,不仅从国外引进了优秀的学科教材,还一改当时国内教材沿用的传统风格,从内容形式、装帧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他策划出版的“西方高校经典教材译丛”曾让人眼前一亮,赢得了无数好评。
如今,身兼数职的蔡翔整日忙忙碌碌,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他在出版社、课堂、讲台之间来回转换角色。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然而,“我的第一工作还是搞出版,在蔡翔看来,做好出版社的工作是他的首要任务。因此,不管多忙,蔡翔从来都没有疏远他的出版主业。直到现在,社里的编辑还是喜欢来找他讨论合适的出版方案,很多图书的策划出版都是由他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绝大多数图书仍然还是他亲自审定的。对于社里的编辑来说,蔡翔就是一位出版行家,他们从他那里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见解,还能获得众多的指导和建议。工作往往能够因此发挥得更加出色。而亲切温和的蔡翔在员工们的眼里还是一个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聊到一起的领导。
一条坚定卓越的发展之路
“战略定位、运行模式、人才资源是影响出版社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作为社长,蔡翔一直在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为出版社今后的发展铺路。“致力专业化教育出版,打造传媒类精品图书”是蔡翔到社以后结合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的实情确定的特色出版理念,从那以后,“走专业化出版之路”这一明确的战略定位就成为传媒大学出版社坚定的信念。
从2001年至今,正是中国图书市场百花争艳的时期,在这期间,捕捉社会热点、打造畅销图书几乎成为每个出版社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让整个出版社都专心致志地做“寂寞的”专业出版需要超凡的冷静、耐心和抵制诱惑的定力。然而,在蔡翔的带领下,传媒大学出版社一直坚定不移地沿着专业化的出版道路前进。令人欣喜的是,前行在这条路上,他们并不一直都是“苦行僧”。传媒大学出版社已由6年前的年出版几十种图书,年销售几百万码洋发展成为现在的年出书300多种,年销售码洋4000多万。
“因执著而成功,这是蔡翔对出版社取得巨大进步的总结,对此,传媒大学社的员工高度认同、一致拥护。几年来他们通过坚定和执着的信念,用实践和事实颠覆了专业出版门槛高、受众少,是名副其实的“冷板凳”,必须要有经费支持,很难盈利等说法,在传媒专业领域做得有声有色,还让全社员工依靠专业出版的利润过得有滋有味。用蔡翔的话说。传媒大学社90%以上是专业图书,他们年销售4000多万码洋的利润相当于其他出版社的8000多万的利润。对于只有几十个员工的小社来说,这种收益已经非常可观了。
当然,这样良好的现状并不是来源于机遇和碰巧,也不是盲目追求的结果。在蔡翔心中,早就算好了一笔账:传媒大学出版社规模小,但是有很强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的专业资源,这样的背景要做大做强不容易,但只要利用好资源、依托背景做出特色,就可以在专业领域里做强;专业出版虽然门槛高,但跨过这道门槛、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以后日子就好过了。在蔡翔看来,传媒大学出版社从事专业出版有几大好处:首先,因为专业产品有生命周期较长、印数不多、市场竞争稍弱等优点,所以做专业出版风险小;其次,专业出版有利于出版社搞好与学校的关系;第三,专业出版容易储备人才;第四,专业出版受政策支持。而这些好处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大学出版社来说都很重要。
一本行之有效的管理经
让一个出版社的销售码洋在5年内从几百万发展为4000多万,其管理者必然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然而,蔡翔却并不承认他有此才能,他谦虚地认为,他的管理哲学就是“傻人采取傻做法”,具体来说就是确定了发展方向之后,放手让大家去做。在出版社的管理上,蔡翔显得很轻松。在他看来,走专业化的出版道路是早就定好的:不会有任何问题。现在他的主要管理任务就是给员工营造一个相对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出版社具备良好的运行模式和专业的人才队伍。只要做好这些事情,具体的工作和实施的细节他都可以放手让员工去做了。
在蔡翔的职业生涯中,也遭遇过被体制和管理束缚的事情,因此,在蔡翔接手出版社以后,更新体制和机制。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他管理的首要追求。如今,传媒大学出版社已全面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全员聘任制,对于全社员工每年都会实行考核分配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
的确,管理中束缚手脚的因素少了,员工才能放开手去做事,企业也才能赢得很快的发展。蔡翔对此定是深有体会,传媒大学出版社才会如此和谐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