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召开
《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
为完成传播心理学教学、科研的体制化建设,树立传播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权威,我国第一套以传播心理研究命名的丛书已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9年9月24日上午10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主办的《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会议室召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领域教授专家出席了座谈会。出版社社长、总编,丛书主编及部分作者,《北京青年报》、《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及校报、校电视台等媒体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电视与新闻学院陈作平副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丛书主编兼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刘京林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程曼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力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李永健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喻国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宫承波副教授、丛书作者代表、出版社总编等与会成员分别就七本一套的丛书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丛书主编刘京林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刘京林教授分别对七本书进行了写作背景的介绍及多角度的解析。刘京林教授提出,丛书主创的专业团队不仅在传播心理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尝试使用思辨、时政、民族制等多种实验研究方法对相应课题进行了科学的探索。尤其是《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一书,运用别出心裁的词典形式将心理效应和传播活动联系起来,其词条突出体现了科学性强、包含性广、联系性高等特点。丛书作者亲自深入走访、观察记录的严谨扎实、追求卓越的精神更被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刘京林教授特别感谢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精神的校领导班子及学界的知名专家教授对于传播心理研究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此次丛书的出版作为新闻传播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的先例,占据了“三个前沿”,即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前沿、传播学中国社会实践研究的前沿和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前沿。刘建明教授盛赞刘京林教授是中国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开创者。除此以外,刘建明教授也对此套丛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进一步内容的充实、视野的扩大、传播学体系化中国化的探索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作总结。胡智锋教授认为,此次的座谈研讨中各专家对于传播学本土化的初步探索达成了共识,即传播学中国化在传播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两个价值”;体系化、国际化、社会化的“三种特性”。通过这次座谈会,刘京林教授及其团队深受鼓舞,并希望针对各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进行思索和改进,相信这样一支“坚持做”的队伍在传播心理学领域的探索中定会不断前进。
传播心理研究丛书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
《鄂温克人与电视》 姚玉芹
《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 倪 桓
《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丁 迈
《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 曹 茹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闫 欢
《食品安全报道的受众心理研究》何其聪 、
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会议纪要
胡正荣:
以刘京林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团队完成的这套《传播心理学研究丛书》在国内是第一套。这套丛书的出版对我国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奠基性的意义。由于传播学的基础是心理学,所以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构建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对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是有意义的。
这套丛书具有多样性、前沿性和覆盖面广等特点。作者能够深入到基础性的研究中很难得。像对手机短信,对鄂温克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心理行为变化的研究非常有价值。这套丛书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蔡 翔:
我主要讲两句感谢的话和一点感受。
第一句是代表出版社,感谢诸位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之所以在中国传媒出版领域有一定的影响,是与我们的作者和我们的老朋友的支持分不开的。
第二句感谢是要感谢刘京林老师以及这套丛书的作者。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以后,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但把我们国家的传播心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出版社的品牌,学术也好,商业也好,我们各自在为自己目标努力的时候,我们首先铭记的是作者。
最后一点感受就是通过这套书的出版,我们发现,就某个学术领域,推出一套或者几套研究性的专著,既能就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入地探讨,又能相互提升影响,最终能够促进学术的发展,这是非常好的出版形式。我们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还有好几套。期待与新朋友老朋友今后更好地合作,促进传媒出版业的繁荣。
刘建明:
今天能来参加《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的座谈会,感到很荣幸。首先,我向这部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这部丛书凝结了刘京林教授和她的博士生以及整个团队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我感觉,这套丛书在国内新闻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说是占第一位,贡献是很大的。我感到这部丛书占领了三个前沿领域,第一个前沿就是占领了传播学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第二个前沿就是占领了传播学中国社会实践研究的前沿,这些论文有大量的材料,是刘京林教授这个研究团体深入到社会实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概括出来的。其中的许多理论、原理、结论、数据,反映了中国社会实践在传播活动中一些新的经验新的教训,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第三个前沿,我认为这套丛书是不是也占据了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前沿,多年来我们都探讨传播学的中国化,始终没有化出一个结果来,没有好的成果能够证明中国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看刘京林教授主持出版的这套丛书在传播学中国化方面确实有创建、有创新,建立了初步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东西,在这方面给我的启发也是很大的。
我还想谈的一点是,刘京林老师在中国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所做的贡献,在这一方面刘京林老师确实是值得敬佩的。我最早读新闻心理学的书是广西大学的虞达文教授的(书),他开创了新闻心理学这样一个领域。真正在理论上做出奠基性贡献的是刘京林教授。我翻了刘京林老师主编的《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这本书,确实别开生面,内容非常丰富,把许多心理学的原理、概念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色特别突出,通俗易懂,我想不仅对我们搞学术研究的,就是对新闻传播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理论性、知识性非常丰富,我觉得是很有水平的。我认为刘京林教授对这个分支学科的研究真是体现了最新研究、精细研究、潜心研究,成果卓著。
最后我想提一点建议,一个是刘京林老师《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这本书还可以进一步充实,有些概念还可以大量增加,比如A部分列了三条,实际还有“按摩效应”,麦克卢汉说“传播是个按摩”,所以要把视野扩大一点,把传播学的经典名著再广泛地涉猎一些,好多东西都可以纳入进去。比如说D(部分),(还)有个“电视成名效应”,法国的鲍德里亚提出来的,他说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成就,但只要他在电视上讲一次话,他就有了点名气,他讲第二次第三次话就成了一个著名的学者,他经常在电视上露面,尽管他讲的东西没有什么水平却成了名家,我们看确实这个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这几本书里面阐述的一些传播学原理的东西,我建议把这些传播学原理性的东西择引出来,按照一定的体系,进一步地探索,写一本中国化的传播学理论著作。谢谢大家。
程曼丽:
这套丛书是目前我们国内唯一的一套传播心理研究方面的丛书,我相信它的出版一定会进一步推进、促进和深化我们国内相关的研究和教学。这套丛书共有七本,蔚为大观,内容涉及到各个不同的层面,给我们学界一份很大的惊喜。
这套丛书里面既有在原有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强化和深化,像刘京林老师等编著的《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还有丁迈老师的《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闫欢的《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还有几本是属于创新性的、与时俱进的研究成果,像姚玉芹老师的《鄂温克人与电视》,倪桓老师的《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何其聪老师的《食品安全报道的受众心理研究》、曹茹老师的《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倦怠研究》,都是很新的领域。这些研究都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很有新意。无论是深化研究,还是创新性研究的成果,都是对以往的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丰富、补充和发展。
同时,这套丛书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也非常值得称道。如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个案分析、心理实验、量化、质化等等。《鄂温克人与电视》这本书的作者姚玉芹老师深入到鄂温克族的聚居地,进入到牧民家庭做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形成了一本不仅具有传播学价值,同时具有社会学价值的专著。还有曹茹老师的《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倦怠研究》运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倦怠的情况做了分门别类的统计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非常扎实,它所提出的干预和预防的建议对于现实生活也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另外,像刘老师编著的这本《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在写作方法上别出心裁,很有新意,它从心理效应入手,采取了一种像词典式的写作方法,即每个词条下面先是经典注释,然后是通俗的释义,而后又案例分析,再配上相关的图片。深入浅出,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很贴近。读起来饶有兴味。
此外,让我特别注意到的是何其聪老师的《食品安全报道的受众心理研究》。食品安全这一问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高度关注的,国内相关的研究刚刚起步。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就看到一部从受众心理角度深入分析食品安全的专著,让我觉得很欣喜。这本专著也是对以往研究的一个很大的提升。
研究受众心理师为了让我们的传播主体的行为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所以最后对应的主体,在将来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做更加细化的分类。比如说食品安全问题,就涉及到不同的主体,像政府部门,健康传播教育部门,还有媒体等等。主体分得更细的话,就会有更好的针对性。在国内的传播心理研究领域,以刘京林老师为学术带头人,汇聚了一批具有实力的研究者,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形成了一个研究梯队;推出了这样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而这正是一个学科成熟发展的标志。所以我相信也期待将来刘京林老师为首的团队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谢谢大家!
刘力:
谈几点感想,在翻阅这些书的时候,我回想起自己十年前在国外做博士论文时的情景。我是学社会心理学的,当时在人文政治学院的社会心理学系有个明文规定,就是你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其中有一个研究必须是要研究媒体的,为什么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说媒体反映了人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另外一个方面它又影响着整个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因为整个社会心理从哪儿来,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受媒体影响。我自己在做博士论文时,就注重分析媒体,做完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对这个媒体心理非常有兴趣。现在我们自己也在做一些研究工作。比如说在作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的课题,我们用很多方法,包括实验室的实验,问卷,访谈,还有一个就是对媒体的分析。分析央视春晚从83年到09年这几十年间有关农民工形象的反映,还有关于城市人的和关于农村人的,我们通过这三者对比,看到底媒体怎么样来表现农民工的。希望我们对农民工做的这个研究,将来有机会和刘老师一起开一个研讨会或者座谈会,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呢就是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从事传媒心理、传播心理的研究,可能都是从传播学的角度,那么我自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个侧面。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交流,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的加强这种交流、合作和沟通。谢谢大家。
李永健:
祝贺刘老师出了这样一套传播心理丛书。我做有关传播心理的研究,是在看了刘老师的一些书,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而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结合,初期可能需要把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思想和条条框框引入到传播的实践中去,这是一个初期的东西。把心理学应用于传播学中,首先需要让研究传播学的人接受它,实际上这个工作也很难,比如我们现在谈第三者效果,谈议程设置,这些都传播学中比较成熟的理论思想,那么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能不能解释他这个东西,这就是我们做传播心理学的第一种普及性的工作;那么第二种工作,更多的需要一种实证性的研究了,需要深入一些微观的领域,做得更加具体、扎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量的积累,那么,在这些的量的积累上我们就能达到一个质变,真正建立起传播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刘老师从传播心理的第一步开始做,到现在做这个第二步的工作,这七本书,除了刘老师的这本心理效应解析外,其他的几本书都是为我们下一步做实证研究做准备,像姚玉芹做的民族志的研究确实不容易,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但是这个工作在咱们传播心理学中做到了,为我们传播心理学的基础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另外,还有一个作者,闫欢,她研究的是电视与儿童心理,其实本来这应该我们青年政治学院的课题,没想到传媒大学先做了这个工作。传媒大学是旗帜,我们想到的还没做呢,刘老师已经给我们做了。我感觉这个领域呢,传播心理学是传播学和心理学的新生儿,真的是新生儿,因为去过台湾,还有香港,香港还没有人做、做得少。台湾政大在台湾传播学方面是领先的,他们都还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倒是它的一个毕业生,写了一本传播心理学,我在台湾花了大概500台币买了下来,但我一看他的东西还是处于我们刘老师的第一阶段,还是一个心理学理论和传播学初步接轨,还到不了我们这个实证研究的程度。按我的观点,心理学就是实证的,所以将来可能需要在量化、实验等方面加强。我们将来要在刘老师的基础上推进传播心理学的发展的话,需要在这方面做出更加细致、扎实的工作,这有利于我们将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传播心理学理论体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管怎样,刘老师已经给我们走好了第一步,第二步,不管怎样,我们还年轻,将来还有机会再继续做这些工作,我就说这些。
宫承波:
读过《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以下简称《解析》),刘京林等编著一书,我被深深地打动。该书令人称道之处恰恰在于,这是一本有用且好读的书,是一部走下殿堂的学术新著。
其一,该书选取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在一般人认为,心理学是那种有点儿“玄”的学问,难懂、难把握,因而不免望书兴叹,畏书而退。《解析》一书则从“心理效应”这一视角入手,精心选择了130个心理效应概念,同时与人类传播活动、尤其是与当下生机勃勃的大众传播活动结合起来而展开其阐述,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解说,那些枯燥的、甚至不知所云的概念鲜活起来,使玄奥的让人望而生畏的心理学走向实践、走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可触、可感,有用、有趣的学问。
其二,该书搭建了一座“易读”的桥梁。
一本好书,只有首先吸引读者,为读者所识、所接受,才能进一步展现其风采,发挥其效用。因此,如何搭建一座通向读者的桥梁至为重要,也就是所谓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问题。大众媒介信息通常要求其编码形式简单,内容通俗、平易,其原因即在于此。“一篇提出足以使全世界震动的重要论断的社论,如果写成只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看得懂,那么,它将失去88%的读者。”[1]
大概正是出于“易读”的追求吧,《解析》一书没有像一般的学术著作那样分章设节,追求所谓的体系化,而是采取了一种词典式的著述方法。130个心理效应词条按照汉语音序一字儿排开,完全直线式的;每个词条之下,先是经典注释,后是通俗解说、案例阐释,部分词条还设置了延伸阅读、相关实验等,有的甚至还配置了相应的图片。构架如此简明,一方面有效地缩减了篇幅,一方面也给人以眉清目楚、神清气爽之感,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兴趣和心情随时查寻、随意翻阅,可以随意挑着读、跳着读。这样的结构尽管松散,缺乏体系感,但却凝练而充盈,从而有效地消解了阅读压力,大大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快感。从这一角度说,《解析》一书可称得上是一部“别裁”的学术著作。
正如有学者所感叹的:深入易,浅出难。学术走下殿堂决非轻易之举。从这一意义上说,《解析》一书可以说是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刘京林教授致力于传播心理学的教研近三十年,著述良多,今推出这样一部著作,大概也更多地是出于学术传播层面的考虑吧,可谓用心良苦。笔者在此由衷地祝贺,同时也代表广大读者深致谢意。
喻国明:
刘老师是我很尊敬的一个师长,她在传播心理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且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她现在主编的这个《传播心理研究丛书》,我看了一下,真的是质量很高,应该说是代表了中国目前研究传播心理这方面的一流的水平,这是实事求是的一个评价,我翻了一下,每本书的质量都是很高的,对我的学术视野开拓都会有启发作用,从传播心理的角度来说,其实也是我们做传播的研究一个支撑性的、基础性的学科,我自己也很奇怪,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传播学引入中国也差不多这么多的时间,比它稍微短一点吧,80年以后才开始有系统的介绍,但是在传播心理研究方面,尤其是实证性的传播心理研究方面,在我们这个领域里边,其实进行的是比较少的。
传播心理这种研究,我们是在三年前想在这方面做一个探索,做眼动议的研究,做了中文版面视觉轨迹的探究,两年以前做脑电的实验,基本上叫做历经千辛万苦啊,因为教育认知心理学这块,基本上是从语词、声音、感受,都是比较单纯的因素,而我们这块呢是想做一个比较高级的心理现象的分析,所以,做的过程、准备的素材,从词语的准备到图片的准备到整个流程的准备,在包括像这种新的仪器的掌握和学习,都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对我们来说都是个挑战,前后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它完成,这个过程基本上算是脱了一层皮的,但得出来的结论,理论上来说还是一些比较弱智的结论,就是大家不做实验也基本上能感受到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心理研究,尤其这样的基础性的心理研究,但是他的好处是我已经经过这种实际的科学的仪器、程序、方法去把它固化下,而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想这样的一套丛书,对我们进一步开拓研究的路径,打实这样的一个研究的基础,我觉得都是一个特别好的材料,特别里面姚玉芹写的这个,刘老师请我写一个序言,其实我是很勉为其难,因为我在这方面真的不是什么专家,只是一个后学者,但是她的研究方法和做论文的过程本身,我是向我们的博士研究生推荐的,是非常的扎实、务实、不是哗众取宠,简单的追逐一些新现象,新术语这样的一个东西,在我们传播领域里面容易出现这种追求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现象,对它有敏感是好事,可是过于追逐这种新现象本身,也会使我们失去根本。我能够勉为其难给她这本书写序,其实也是处于对这种治学方式的尊重,我就说这些吧,谢谢大家。
闵惠泉:
作刘老师的学生很幸福,不仅能出一套书,还能这么近距离地和我们的专家学者亲密接触,机会难得。
心理问题和传播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刘老师在这个学科中做出了很好的建树。我有一个看法,不一定很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现在是中国人心理问题最多的时候,需要调整的时机,所以是传播学和心理学发展的很好时机。我注意到报刊摊上哲学之类的杂志都没有,唯独有一本心理学,让人非常喜欢看。我觉得咱们心理学不仅是出了一套书,还应该走向更大众化,更有用的方向,让广大的受众体验到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如果能变成心理杂志上白领们爱读的文章,我想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我还有一个感觉,在座的学者都有很好的研究,我想我们这套丛书是开放式的,这只是第一辑,希望今后我们的学者能给我们贡献新的东西,拥有更广的研究领域和话题,希望能够增补下去。
胡智锋:
非常感谢出版社召开这么一个座谈会。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
刘京林教授主持的这套丛书,各位大家共同认可它取得了一个突破,就是传播学中国化在传播心理研究领域的突破。它不是一本书的问题,它是一个学科的整体建构的问题,所以我想这个突破的意义,不是一个人的成果,是这个团体的成果,是这个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的成果。像刘建明教授说的,它鲜明生动地体现了传播学中国化的一个扎实的成果。而且,这个突破还对传播学本土化的工作,进行了成功的初步探索。比如说,鄂温克人的研究,尽管采取的是国际化的视角,但它的确是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包括食品安全,可能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但它在采样和它的内容和依据还是植根于中国,包括新媒体手机短信的研究,我想这也都是扎实地植根于本土,这个我想是从中国现实出发,为了解决中国问题,把这个传播学本土化深化到这个程度,这是一个突破。
第二个是两种价值。一个是理论价值,一个是实践价值。作为一个理论的架构,在传播心理学这个学科的开创上,刘老师和她的团队做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贡献。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是植根于中国现实,特别是面向中国的大众传媒,取自于中国传媒当中生动的实践。而且有一个自觉的动机,就是为中国的实践,恰如宫承波老师讲到的,它有用,它追求实践的价值,有意义。
第三点就是三种特性,实际上还包括三个化,一个是体系化,有综论,有分析,有报告,有定量的研究,有定性的研究,有集体的研究,有个人的研究,我觉得这总体上构成了传播心理学研究方方面面的景观,初步搭建了代表了今天这个时代中国传播心理学的最高水准,初步建构了中国传播心理研究的体系;二是国际化,其中像鄂温克的田野调查,像
那么三性呢,就是前沿性、时代性和交叉性。它的研究在传播和心理两个学科交叉上呈现出一个新的结合,就是传播心理,这是交叉性;那么时代性,像食品安全,手机短信,这样一些话题,都是非常具有时代性,这是当今时代中国的缩影,未来几年我们翻读这些书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脉搏;再一个就是前沿性。姚玉芹花一年的时间去鄂温克做调查,现在的年轻学者能有这样的一个态度和状态,真是了不起。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可能做到前沿。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的;别人没想到的,你做到了,这就是前沿。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天,刘京林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是关键,她真诚的人品,扎实的学风和质朴的文品,三品合一,确实保障了这个团队的成绩,所以我们由衷地刘老师这个团队表示祝贺。当然,还要向学校出版社和远道而来的专家和教授表示真诚的感谢,当然也包括在座的媒体记者和传媒大学的老师,包括这个团队。谢谢!
(座谈会记录是由传播心理研究所2008级硕士彭友友等整理的)
与会代表合影
丛书样书
丛书主编刘京林教授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
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
北京大学教授程曼丽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宫承波
刘京林教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李永健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张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