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盘点向 | 2019年艺考复试五大“最”

01

最·激烈

时至今日,艺考已不再是过去认知里差生“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心怀艺术理想的学子的逐梦舞台。2019年,艺考大军进一步扩大,知名院校的报考人数和录取条件也水涨船高。


今年艺考,中央戏剧学院报名人数共67946人次,比去年增长1.6万余人,其中表演系报名11441人,报录比高达229:1。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报名5905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1.02%,其中表演系计划招生60人,报名人数为10454人,报录比也达到174:1。上戏表演专业的报名录取比例从去年的1261增长到今年的19317727人将争夺40个招生名额。

图片

图片

这年头,百里挑一都不够优秀呀,人多你怕了吗?


02

最·反转

太阳仍在流浪,南方民众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希望,一名报考浙江传媒学院的河南籍考生家长更是感受到绝望。


216日晚,河南电视台一段采访航班延误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一位参加浙江传媒学院艺考复试的考生,因天气原因航班延误赶不上考试,考生的妈妈面对镜头着急痛哭。“都不是钱的事儿。”该家长称,早知这样便想办法坐火车了。其儿子则站在一旁为她拭泪安慰。


图片



该报道引起网友讨论,有人认为对于重要的考试家长和学生应该尽早安排,尤其在春节期间,突发状况较多。也有人认为,艺考生不易,常常辗转不同城市参加考试,时间紧张。


对此,浙江传媒学院官方微博216日深夜转发上述报道视频并回应称,得知此信息后,经学校研究,由于雨雪天气不可抗因素导致航班延误,未能按时赶到学校考试的考生,提供机票证明,允许在17日下午正常考试结束前,给予安排考试。浙传招生办主任肖国飞表示,这样做,既是出于以生为本,人性化关怀,也不影响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但他还是提醒广大考生,要提前作好准备。

学艺术,你妈哭过吗?


03

最·科技

传媒行业一直都是艺考生竞逐的热门领域,近些年来,一场“智慧革命”在传媒业悄然掀起。2019,一些传媒院校紧随潮流,在艺考招生时加入了不少科技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今年首次引进人工智能招生。该学院“双一流”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属艺考招生,今年,中传不仅使用ipad人脸识别进行考生签到信息录入,更新添了两个智能机器人——“小电”和“小传”。在艺考复试的第一天,两位机器人便作为志愿者正式上岗。


图片


这两款机器人能够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度对话,在现场负责引导考生候场并介绍学院相关信息。“小传”还独立完成了采访学生家长的任务,有条不紊地提出了“气质三连”:“我可爱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吗?”“我是否有帮助到您呢?”采访结束后还贴心提醒道:“候考期间可以到楼内等待,室外寒冷,小心感冒哦!


院方表示,招考机器人不仅缓解了考生和家长的紧张心理,更为大家提供有关考试的准确信息,减轻考务人员工作量。

招考机器人:我这么萌,谁说我莫得感情?


04

最·吸睛


218号,北京电影学院室外温度0℃,但来自广州的艺考生杨佳文却光着腿站在路边,引来许多路人关注。杨佳文是一名表演考生,被问及是否寒冷,她称没事,“在南方不供暖,已经习惯了”。


杨佳文表示,原来的裙子款式太俗,为了达到最佳面试效果,自己便把长到脚踝的裙子剪成了短裙,再加上现在的天气也还能接受,就这样穿,不过在考场内还是很暖和的。为了好看,自己不在乎冷不冷。杨佳文表示,她喜欢自我创作,这样很有个性。

图片

美丽“冻”人呀,艺考小姐姐好拼!


05

最·头秃


今年,许多艺术院校都表示,加重对考生文化素养的考察。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其中规定,艺术生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将分别不低于当地高考二本线的70%75%,去年的要求是不低于当地二本线的65%

文化课虽然令人头秃,但不容忽视。


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该校今年启动艺考改革,所有专业报名者都须参加文化课初试。中传初试已在元旦结束,主要测试文化素养基础,在原有语数英考试类别的基础上,增加文史哲考试类别,考生可任选其一。最终结果显示,报名5万人,实际参加文化素养测试者4.6万人,最终却只有2.3万人通过初试考核,尽一半被筛掉。


图片


看来语数外依然是逃不过的五指山呀

 

各位今年和往届的考生朋友们,你们有什么独家的艺考记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教学服务平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